案例详情

Case analysis

西农、西电、长大等陕高校2020年高考招生章程公布!

随着高考的不断临近,2020年面向陕西省招生高校陆续发布招生章程,【升学大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招生章程里面重要招生信息,一起来看!

微信图片_20200701111158.jp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摘选)

学校安排预留计划总数不超过本科招生总规模的1%,主要用于生源质量调控及录取平行志愿投档服从专业志愿调剂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进档考生。预留计划的使用由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省(区、市)生源报考情况集体研究决定。

2020年学校共有69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47个专业按17个专业类招生,22个专业按专业招生。按专业类录取的学生,入学1-2年后根据学校相关文件规定,选择所录取专业类中的相关专业学习。

2020年按专业类招生的有:农学(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园艺、茶学),动物科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林业工程类(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计算机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电子商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化学类(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卓越班,实行“学科大类+个性化”分段式、贯通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科大类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导师,开展个性化学习和全学程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训练。获得学校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者,可提前一年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实行“3+1”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就读,达到对方入学标准后,赴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学习一年。学生达到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后,由学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合作举办,实行“4+0”培养模式,学生本科四年可以完全在国内就读,达到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后,由学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亚利桑那大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同时开通“3+1”“4+1”培养通道,英语达到对方入学要求后,第四年可以申请赴亚利桑那大学就读;也可在四年本科毕业后到亚利桑那大学继续学习一年获得研究型硕士学位。

学校根据在各省(区、市)招生计划数及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报考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并在相应批次控制线上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根据各省安排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将征集志愿录取,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报考生源充足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学校认可2020年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全国性政策性加分,并按照加分后的投档成绩提档和录取专业。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2020年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录取。

其他省份考生录取原则:

1.对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

2.对于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录取:按照考生所在省级招生**确定的位次顺序录取,如果所在省没有相关规定,学校依次按照考生的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成绩排序确定录取。

3.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时,若考生符合各项条件且服从专业调剂,调剂到未满额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将予以退档。

各专业外语语种要求:

英语专业限英语语种考生报考。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报考。

其他专业(类)外语语种不限。

各专业(类)录取男女生比例不限。

各专业(类)考生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和我校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被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入学者,应在规定的报到时间前一周内书面向学校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请假,并附有关证明,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通知书规定报到时间后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且未有因不可抗力延迟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新生报到时,学校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审查发现录取通知书、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其他违反国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的,取消入学资格。

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申请调整专业及培养方式。

农林类专业3025元/学年·生;理工、外语类专业4950元/学年·生;文史类专业3850元/学年·生;艺术类专业9900元/学年·生;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国内学习期间学费60000元/学年·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国内学习期间学费50000元/学年·生,在国外学习期间的学费按照对方大学当年标准收取;少数民族预科班3850元/学年·生。

住宿费标准为:1000-1200元/学年·生。

微信图片_20200701111206.jpg

长安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摘选)

学校将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预留计划,主要用于各地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及解决同分数考生的录取。

录取原则

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投档成绩(认可计入投档成绩的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政策加分,不超过20分)阅档, 加分政策不适用于不做分省计划的招生类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按照考生投档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可进行志愿征集。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可进行志愿征集。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根据投档成绩,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内蒙古自治区按照“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原则”投档录取。超过1:1范围的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在专业招生规模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将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情况适度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安排。对于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考生,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按照投档成绩结合体检结论等情况调剂录取,直至录取额满;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在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按照数学、语文、外语顺序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公布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省份,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择优录取。

我校普通类招生专业不限制男女生比例。

学校高校专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保送生等小类别招生项目,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单独发布招生简章或实施办法。戏剧与影视学类(分流专业含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不组织校考,编导类统考成绩需达到所在批次控制线,高考文化课成绩需达到生源地普通专业第一批次本科录取控制线(合并批次省份按省指导线),按高考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同分时依次比较文化课单科成绩,编导类专业统考成绩。体育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按照各省(区、市)投档成绩录取,同分时依次按照体育专业省统考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择优。

报考建筑类(含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的考生,应具备相应的美术基础。报考英语、日语专业的考生,按照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投档规则执行,学校对口试不另作要求。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英语、日语、工科试验班、国际工程班专业和艺术类、少数民族预科类别,其招生专业本科教学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授课。外语统考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谨慎填报专业志愿。

学校建立有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的激励机制,以及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保障机制。

激励机制中设有国家奖学金、校内奖学金、社会捐赠奖学金等;保障机制中设有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勤工助学资助、社会捐赠助学金、临时生活困难补助、冬寒补助、建档立卡家庭及同等困难学生专项资助基金等。学校资助咨询电话:029-82334149,61105098。

微信图片_20200701111210.jpg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摘选)

学校将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预留计划,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预留计划使用时,坚持质量优先、公开透明的原则。

学校根据各省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确定提档比例。对于实行非平行志愿的投档批次,提档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20%;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批次,提档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105%。

学校采用投档成绩调取考生档案,在已调档的考生中,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考生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对于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依次按数学、外语、语文成绩排序录取及确定专业,同分排序后仍完全相同的,我校将使用预留计划录取。如考生所填报的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被录取,且服从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安排其他未满额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按照投档成绩择优录取。对于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在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未录取满额的专业中采用前述原则确定专业。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也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学校各专业招生无男女比例限制。

报考英语、日语、翻译专业的考生,要求其高考外语科目为英语。

我校公共外语课及相关专业课不具备非英语语种开设条件,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填报。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我校与法国南特大学综合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报考学生的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批次录取控制线后,择优录取。在校学习期间,1/3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由法国教师承担,采用法文教材并实施法语授课。本专业学制四年,完成学业要求且达到授位条件的学生授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及工学学士学位证书。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将接受三次赴法资格评审,评审通过者可在第四学年前往法国综合理工集团15所学院进入为期2年或3年的法国工程师阶段学习,即3+2或3+3培养模式(第四年学分等同认定),达到法国毕业条件可获得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颁发的工程师文凭(我国教育部认可的硕士文凭)。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我校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合作举办。报考学生的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批次录取控制线,择优录取。录取考生入学注册后同时具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学籍。本专业50%的专业核心课程由英方教师讲授。本专业学制四年,采用“3+1”的培养模式,完成全部四年学业(前三年在国内、第四年在英国)且达到授位条件的学生将被授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证书。本专业全英文授课,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报考。

学校积极拓展资助渠道和形式,将解困与育人相结合,建立健全涵盖“奖、贷、助、补、勤、减、偿”等多项措施的精准化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秉承“经济资助,能力帮助”的双助理念,面向学生成长需求,从多维度对学生开展未来适应能力培训,全面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微信图片_20200701111214.jpg

西安财经大学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摘选)

我校遵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原则开展招生工作。招生录取严格遵守教育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择优录取的原则。

各专业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对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投档比例:学校根据各省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确定提档比例,一般陕西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平行志愿地区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非平行志愿地区控制在120%以内。

体检要求: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外语语种:不限。根据学校专业培养要求和教学安排,学生入学后的外语课程全部为英语。

优惠政策:学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制定的高考加分优惠政策。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我校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录取及分专业原则:学校对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若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志愿不满,可接受征集志愿考生;学校对实行顺序志愿录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若第一志愿未满,则接受第二志愿考生,依此类推。录取时按招生计划数1:1划定预录分数线,确定专业依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系统”中的“编辑投档单位模板”,“各级志愿间的关系”和“各专业间的关系”按“分数优先”、“级差为零”执行。

投档成绩相同时,按照语文、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的单科顺序,由高到低录取。

预留计划:学校预留计划不超过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1%,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

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专业奖学金、勤工助学、社会专项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伙食补贴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奖励资助体系。在新生报到入学时开通“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详见学校当年新生入学手册。

  • 扫码关注官网微信

  • 扫码关注老师微信

电话:029-89315585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含光北路33号文华大厦5F

Copyright©2018 陕西博恩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6668号-3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