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详情

Case analysis

2021报考进行时,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三者如何选择?

z1.png

  博恩生涯规划研究院 · 升学指导栏目

  目前,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都在报名中,那么怎样报考、报考哪个?这三大特招分别适合哪类考生?报考该如何选择?小编对此进行分析,供参考。

1.jpg

一、招生对象

  强基计划

  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来从事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相应专业所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

  综合评价

  综合成绩优秀,高中阶段成绩较好,有学科特长的学生。

  高校专项

  成绩优秀,来自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的学生。

  二、报名条件

  强基计划

  各校强基计划招生基本面向2类考生:

  一类: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

  二类:基础学科拔尖,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以上的考生。

  2021年对于第一类非破格入围考生来说,大部分院校的入围标准是省一本线/特招线,另有部分院校设定了入围标准要高于省一本线一定分值,如下表:

2.png

  第二类的考生大多数院校要求五大学科竞赛国二以上便可破格,北航则仅要求数理化信国二以上破格、北师大要求数理化生、复旦要求数理化国二以上破格,考生需注意。

3.png

综合评价

  一种是综合成绩优秀,部分院校对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有要求,如北外要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或最近一次模考)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10%以内,另一种是对竞赛成绩有要求,部分院校对竞赛奖项有要求,如南京工业大学要求五大学科竞赛省三以上。

  高校专项

  (1)符合2021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考生的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生源省负责。

  三、招生院校及范围

  强基计划

  全国共有36所高校进行强基计划招生,都是双一流A类高校,有限报1所的要求,各校招生区域不同,具体可以参考招生简章或报名系统。

4.png

5.png

综合评价

  全国共有百余所高校实行综合评价招生,具有分省招生的特点。如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广东不仅有重点高校招生,还有省属高校面向本省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招生。

  其他省市则需要看高校公布的招生范围是否匹配,高校招生范围逐渐扩大,如2021年北外面向全国31省市招生、华南理工面向浙江、上海、山东等多省招生。

  在陕西省招生的综合评价高校:

6.png

高校专项

  高校专项计划院校共有95所,基本都是国家重点大学,面向全国高校专项实施区域招生,有限报要求,各高校要求不一,最多可报2-100个院校不等。

  四、校考形式

  强基计划

  综合评价与强基计划校考方式比较相近,基本有面试、笔试、体测三种考核模式,各校会组织考生统一测试。

  注意:强基计划校考需提前确认,如确认后没有参考,对考生的诚信档案会有影响。

  高校专项是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择优录取,小部分高校会单独组织考试,最后综合校考成绩和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五、录取模式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录取一般是综合考生高考、校考、学业水平成绩择优录取,综合成绩占比一般是“631”或“85+15”,部分省属会有“73”模式。

  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录取与综合评价相近,大多数高校是高考85%+校考15%。

7.png

高校专项

  如上条所说,高校专项大部分院校根据高考成绩择优录取,极少部分院校直接降分录取。

  三者如何选择?

  1、强基计划招生专业都是基础学科,且在本科阶段不能换专业,建议对基础学科有强烈兴趣、毕业后想在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发光发热、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一定不要错过。

  2、综合评价对于成绩较好、在一本线以上的考生来说,是一个考名校的好机会,院校层次广、对竞赛奖项无硬性要求,报考条件相对宽松,且大部分院校都没有限报要求,与强基、高校专项报考都没有冲突,建议符合条件的考生一定要报名尝试!

  3、高校专项计划是农村学子进入高水平大学的最佳通道。部分高校只要通过报名初审,大部分院校不需要参加高校测试便能获得认定资格,所获得的降分优惠也不低,如果条件符合,一定要报名参加。


  • 扫码关注官网微信

  • 扫码关注老师微信

电话:029-89315585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含光北路33号文华大厦5F

Copyright©2018 陕西博恩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6668号-3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593号